www.shdf.gov.c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专题 >> 专题推荐 >> “保稳定、迎奥运”专项行动
“保稳定、迎奥运”专项行动
山东:青岛“扫黄打非”四级网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08-09-22   浏览次数: 次    [ ]


为了全方位搞好出版物市场监管,进一步完善“扫黄打非”工作机制,确保政治和文化安全,自去年7月份青岛市“扫黄打非”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扫黄打非”四级网络建设以来,这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扫黄打非”工作触角延伸至居委会和村级,整个网络接触的点更多,覆盖的面更广,上下协调配合更加密切。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网格化管理逐步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市南区为例,该区在2007年初建立起“管理办包面、文化站包片、居委会包格”的网格化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了市、区、街道、居、社会义务监督员“五点互动”管理模式,即根据市里统一部署,区职能部门联合执法,街道实施属地管理,社区居委会加强日常监控,社会义务监督员广泛参与。2008年,市南区继续加强社会力量对出版物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能,以沿海一带为主线,把广场、早夜市、轮渡码头、火车站、商贸中心停车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纳入社会监督,聘请早夜市、集贸市场、停车场及广场管理人员作为市场监管员,设立举报电话,建立与社区点经常性联系制度,充分发挥社区点的作用,不断完善管理网络,建立起了市、区、街道、居、社会义务监督员和社区单位积极参与的“六位一体”管理机制,形成了网络化、无缝隙、全覆盖的出版物市场监管格局。截至8月底,从社区基层反映的信息达到50多条,市场中存在许多问题和管理上的盲区得到了及时有效清除。
二、社会义务监督员队伍日趋壮大,发挥作用更加明显。以城阳区为例,经过几年的实践,该区建立起了一支由238人组成的社会义务监督员队伍,成员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年志愿者、社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热心“扫黄打非”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为加强对社会义务监督员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城阳区实行了社会义务监督员“一员一卡”制,为238名社会义务监督员建立了档案,定期走访,了解出版物市场情况,掌握第一手信息。同时,十分注重对社会义务监督员的业务培训,制定了学习培训安排表,每年组织社会义务监督员学习《出版管理条例》、《印刷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扫黄打非”有奖举报的激励作用,鼓励社会义务监督员积极举报经营非法出版物案件。通过社会义务监督员的积极参与,很好地弥补了执法人员少、监管不到位和信息不畅通的问题,“扫黄打非”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覆盖面更加广泛。今年7月,根据社会义务监督员举报,城阳区“扫黄打非”办在区批发市场商城内查获一音像店销售盗版及淫秽光盘案,收缴涉嫌盗版光盘7000余盘,涉嫌淫秽光盘200盘,当事人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三、镇村监管网络进一步健全,“扫黄打非”工作全面深入农村阵地。以莱西市为例,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和集贸市场的发展,经营非法出版物的游商逐步向农村转移,镇村集市成为“扫黄打非”工作的重点部位。针对这一新变化,莱西市把“扫黄打非”工作与农村文化大院改扩建工程紧密结合,在全市696个村的文化大院改扩建过程中,统一建立了“扫黄打非”工作机构,设立专门负责人和社会义务监督员,文化大院负责人即为“扫黄打非”负责人,实施“一岗双责”,一手抓监管,一手抓繁荣。目前,在镇级成立“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15个,镇村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近500人,“镇为主、村布控”的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全面覆盖了农村出版物市场。奥运前夕,莱西市“扫黄打非”办根据镇村基层网络反馈的信息,会同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开展了为期10天的集中清查行动,查缴非法出版物3798册(盘),取缔无证照游商地摊13家,并由莱西市电视台全程录制播放,有力地震慑了不法分子,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