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来宾市通过“四力”教育实践,紧盯“扫黄打非”重点难点,优化关键环节,有力推动了“扫黄打非”职能转隶后迅速提质进档。
一、增强“脚力”构建监管体系,不断夯实基层底网
来宾市“扫黄打非”部门自觉增强“脚力”,充分利用自身点多线长的特点,从市县宣传到乡镇宣委再到村委(社区)宣传员直线延伸,建立健全纵向到底的监管系统;完善提升涵盖乡镇、村委、景区、重点部位的“扫黄打非”基层站点作用,充分发挥全市892个基层站点作用,发现和举报涉黄涉非行为;充分利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系统,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网格员对网格内进行有效监管,完善横向到边的监管网络。2020年以来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先后开展了10余次的现场暗访检查工作,共举报线索24条,办成群众举报案件9件,其中行政案件8件、刑事案件1件。2019年以来,全市共查办各类涉黄涉非案件104件,其中刑事案件7件,全国挂牌督办案件1件。扣押封建迷信、暴力、恐怖、情色、“六合彩”赌博资料等非法出版物35000多件。
二、增强“眼力”全面摸排,精准识别涉黄涉非线索
来宾市“扫黄打非”工作聚焦网上主战场,不断强化网上“扫黄打非”工作,用“眼力”重点关注辖区内的1600多家网站、500多个微信公众号、400多家电子商务平台。各级“扫黄打非”办公室、文化、网信、政法、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人员严格审核每个网站和微信公众号,2020年以来,总发现78家网站存在涉嫌登载(传播)涉黄、低俗、侵权、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行为,现已全部落实整改或警告、处罚等。
三、增强“脑力”深入思考,提升发现线索的敏感性
来宾市“扫黄打非”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党内法规,集体观看《思想的力量——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提高“扫黄打非”工作的政治站位,强化思想引领,适应机构改革后全市“扫黄打非”新队伍增加新知识、吸纳新思想、开拓新思路的现实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发现线索的敏感性。如来宾市将“扫黄打非”工作触角从传统文化市场向学校、农村、社区图书馆(室)等薄弱敏感阵地延伸,2020年以来先后开展排查3次,发现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读物10000多册。
四、增强“笔力”抓实文书质量,推动案件查办依法依规
来宾市将“扫黄打非”案件查办作为法律实务的重要环节,通过增强“笔力”不断提升法律文书质量,各级“扫黄打非”办公室全员全程参与案件办理或督办工作,按照法治要求出具标准合规的文书,协调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刑事案件查办工作。其中,在合山市江先洁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中,公检法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及时发现、迅速抓博、快审快判。金秀县桐木镇“六合彩”窝案、象州县罗秀镇FLG案件中,“扫黄打非”办公室、文化执法、公安、市场、镇政府等部门联合行动,从蹲守、排查、收网等行动中,取得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