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df.gov.c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专题 >> 专题推荐 >> 绿书签行动2009 >> 版权保护
版权保护
[中国新闻出版报]“我时刻准备着把呼吸停止在‘扫黄打非’战场”
2009-04-23   浏览次数: 次    [ ]


河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韩丰聚是“扫黄打非”战线的一位英模人物。1999年2月8日,《新闻出版报》发表长篇通讯《扫黄打非的坚强战士——韩丰聚》,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过深入报道。韩丰聚对“扫黄打非”事业的坚定执著和一身正气,成为全国“扫黄打非”工作者重要的精神财富。如今10年过去了,韩丰聚从河北省“扫黄打非”战线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也有10年了,令人钦佩的是,他一如既往,依然战斗在“扫黄打非”第一线。
责任决不能放下
1997年年初,韩丰聚在连续查处“扫黄打非”大案时,因劳累过度,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与死神擦肩而过。1998年,中央领导同志考虑到韩丰聚的身体情况,指示河北省委为韩丰聚调换一下工作。1999年11月,已经是河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的韩丰聚,告别了他战斗了10年的河北省“扫黄打非”领导岗位,到省人大从事立法工作。对此,韩丰聚十分感激,但作为“扫黄打非”的坚强战士,他说:“我离开了‘扫黄打非’的职务岗位,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扫黄打非’的责任。”10年来,他走到哪里,就把“扫黄打非”的责任带到哪里。
韩丰聚到河北省人大工作后不久,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在一次省人大代表会议上,发给每位代表一本《农业法律法规汇编》。韩丰聚凭着职业敏感,先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翻了一遍,让他吃惊的是,这本法律汇编竟然既无正式书号,也没有内部准印证号!这本书算什么?韩丰聚心里明白,可是,在这样的场合,这话到底该不该说?韩丰聚颇费思量。
犹豫不决时,他想起了自己在 “扫黄打非”岗位上坚持了10年的“四讲”: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讲效率。虽然是省人大部门辑印的书,但这个漏洞不补,万一将来有个闪失,而自己当时该说没说,那还叫什么讲政治?他还想起了自己做“扫黄打非”工作时的“四敢”:敢抓、敢管、敢负责、敢碰硬。如果因为是省人大机关出现的问题自己就退避三舍,那还叫什么敢抓敢管?想到这里,韩丰聚站出来,认真地向主持会议的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建议说:“省人大是立法机构,更应该按有关规定办事,起模范带头作用。如果连我们都不遵守‘扫黄打非’规定,怎么能说得过去?这些手续不完备的书应该立即收回。”省人大领导听从了他的建议,这件事也给相关部门上了一堂“扫黄打非”培训课。
在省人大工作的5年,韩丰聚为河北省的立法工作呕心沥血,“他的立法成果名列前茅”,河北省人大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这样说。为了保证立法的质量,韩丰聚曾经到全国很多省市调研。2002年秋天,韩丰聚和省人大的工作人员在汉阳火车站候车时,发现书摊上有不少封建迷信出版物。在讲明了非法出版物的危害后,他告诉摊主:“这些书都是违法的,以后一本也不能再卖。”摊主表面上答应得很好,但没过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旁边的好心人告诉他:“快走吧,他叫人去了,等他们回来,非暴打你一顿不可。”同行的工作人员看情况紧急,马上和车站联系,让他提前检票进站才躲过了危险。事后,工作人员劝他:“您在外省查人家的书摊,要是安全出了问题怎么办?”韩丰聚笑笑说:“我这是职业病了,不管在哪儿,看见书摊就得停下来看看,看见非法出版物我就想把它取缔。我虽然不做‘扫黄打非’的领导工作了,可是‘扫黄打非’的责任放不下呀!”
甘当一名编外队员
韩丰聚说,他永远也忘不了1997年的1月9日。那天,他随河北省委领导到石家庄市少管所调研,少管所负责人汇报的一组数字使他受到强烈震撼:76.8%的少年犯罪和文化市场的负面影响有关,其中直接由文化市场负面影响导致的犯罪高达71.2%!当同行的省妇联主席哭着喊出“救救孩子”时,韩丰聚一度哽咽:“我的心里充满了负疚感,是我们没有把该管的文化市场管好,才让这些少年走到这一步。将来我就是还剩一口气,也要把‘扫黄打非’进行到底!”
为了“扫黄打非”事业,韩丰聚拿得起放得下。他曾经是河北省“扫黄打非”的总指挥,2003年11月,韩丰聚办理了退休手续后,自愿当起了“扫黄打非”队伍的一名编外队员。韩丰聚给自己制定了“扫黄打非”的任务表:每周拿出两个半天检查石家庄市书刊市场,每月撰写2~3篇“扫黄打非”信息,每年到河北省“扫黄打非”的两个重点地区——三河和廊坊进行一次调研。凭着那双多年练就的火眼金睛,他发现和协助破获了10多起大案要案。
在任时,“出了事情我顶着,有了危险我先上”是韩丰聚身体力行的两句话。退下来后,他继续奋战在第一线。
2004年10月初,韩丰聚在和执法部门检查市场时发现,很多小报都印有两个报头,多为宣传封建迷信和凶杀暴力的非法出版物。韩丰聚一方面紧盯线索不放,一方面到石家庄周边的衡水、保定等地暗访排查,准确判断出这些小报的印制地点就在石家庄。侦查期间,他每天早上4点起床,以晨练作掩护,在销售小报的摊点周边悄悄观察,把摊贩送报的时间和批发地点摸得一清二楚,为执法部门查获这起大案提供了准确情报。后来,他又和执法人员一起顺藤摸瓜,找到了非法出版物印制场所,现场查获了20多种正在印刷的非法小报,有效遏制了非法报刊的猖獗势头。
虽然是一名编外队员,韩丰聚对发现的案件却从不敷衍,他说:“举报要有结果,发现就要处理。”2007年11月初,韩丰聚应邀参加河北省老干部书法摄影展剪彩仪式。在会场,一本随处散发的《时代风采》杂志引起了他的注意,经查看其刊号和主办单位均为伪造。他立即举报并和河北省新闻出版局的执法人员一起,到现场依法将其取缔。但是,该刊的炮制者仇文虎屡教不改,时隔不久又出来行骗。2008年12月,韩丰聚经过调查后,再次向河北省“扫黄打非”办举报。河北省“扫黄打非”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办案,不但将非法期刊《时代风采》又一次依法取缔,仇文虎也因非法出版、诈骗、私刻公章等罪行被检察机关批捕。
善于依靠群众和发动群众,是韩丰聚的又一过人之处。在他担任领导职务的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和河北省立法研究会,经他言传身教,十几位同志成了他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的得力助手。为了掌控非法出版物的最新动向,他还请可靠的同志协助密切关注互联网上各种非法出版活动的动态。
20年的“扫黄打非”历程,韩丰聚与“扫黄打非”战线上的同志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多同志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退休了,遇到困难还经常请他参与协调,韩丰聚也从不推脱,有问题敢出面,有阻力敢排除。韩丰聚说:“这支队伍,从领导到普通同志,大家都特别支持我、信任我,这也是我放不下‘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原因。”
没有经费,自己掏钱
2005年,韩丰聚被全国“扫黄打非”办聘请为特约督察员。韩丰聚非常珍惜这个称号,他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岗位,岗位就意味着责任,我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当一个名副其实的督察员。”
2008年夏天,高速公路服务区内的出版物经营点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专程沿着京深高速河北段、青银高速山东段、京沪高速河北段前后跑了5天。暗访发现,大部分经营户虽然持有经营许可证,但绝大多数没有进货单,所售图书或光盘几乎全部是盗版的,所售杂志80%以上是一号多刊或盗名非法出版物……暗访结束,他建议全国“扫黄打非”办提醒各地关注一下这个问题。韩丰聚的来信引起了全国“扫黄打非”办的高度重视,随即派人进行了一系列暗访调查,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改变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出版物摊点的面貌。
几年来,韩丰聚还先后对奥运协办城市青岛等地的出版物市场进行过仔细查访,对石家庄建筑市场的农民工读物进行过深入调研,对石家庄市聘请“扫黄打非”志愿者的经验进行过总结……每次调研结束,他都要写出报告送交中央有关部门参考。
退休后,韩丰聚做“扫黄打非”工作基本上都是自费的。不仅到外地调研暗访需要花钱,就是在石家庄市内活动,通讯费、打印费、邮寄费、样书费、照片洗印费等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那些帮助自己“扫黄打非”的同志,他逢年过节还要备些礼品表示感谢。熟悉韩丰聚的人都知道,他的家非常简陋,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但他工作起来却从不吝啬,每年用在“扫黄打非”上的钱都在万元以上。
对党一诺千金
现在,韩丰聚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每次检查出版物市场,他要么骑自行车,要么步行,依然风雨无阻。每次出去查访,他的老伴武芝川都放心不下,只好随在身边。“他在书摊转悠的时候,我就在身边看着,他给摊主讲政策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听着,他去外地暗访调研,我也都陪着。” 
为了“扫黄打非”,韩丰聚没少吃苦。今年春节过后,他和老伴去医院看病时,在附近一家书店里发现了十几种盗版教辅,都是冒用边远地区出版社名义出版的。回到家后,他准备把这一情况写成信息上报,但毕竟年纪大了,有些情况老两口都没记清楚。第二天,他们又专程步行10多公里,借口给孙子选书,到那家书店完整地抄录了盗版图书的资料。连续两天的奔波,老两口的脚上都磨出了血泡。
其实,除了辛苦,还有危险。2002年,韩丰聚在石家庄火车站跟踪一个贩卖淫秽光盘的团伙时,曾经遭到十几个人的围攻。后来,在检查石家庄市中山路地道桥下的盗版图书摊点时,不法分子又把他在现场扣留了40多分钟。对于韩丰聚在“扫黄打非”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强烈政治责任感,也经常有人不理解,“韩部长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找这个事儿图个啥?”听到这种话,武芝川总是耐心地解释说:“他这个人的脾气我知道,一辈子干事认真,从来就没有马虎过。‘扫黄打非’是他认准了的事儿,谁也别想把他拉回来。”
2007年年底,韩丰聚举报了一起非法出版案,并协助执法人员对当事人进行了查处。事后不久,有人就传话威胁他:“你都退休这么多年了,就别再管那些闲事了,当心有人收拾你。”韩丰聚斩钉截铁地说:“人人都知道我干‘扫黄打非’有‘四个不怕’:不怕谩骂攻击,不怕打击报复,不怕丢乌纱帽,更不怕死。你让他直接来找我好了,我过去不怕,现在还是不怕。”至于那些冷嘲热讽和闲言碎语,他从不放在心上。
回首20年来“扫黄打非”的经历,中央领导同志和全国“扫黄打非”办负责同志的关怀和鼓励,是他心中最珍贵的记忆。人们不会忘记,这位“扫黄打非”的坚强战士,在第一个10年的斗争中,不但屡破大案要案,在河北大地为北京建起了全国闻名的“文化护城河”,在“扫黄打非”的体制机制创新中也建树颇多:制定并落实了《河北省治理整顿文化市场责任制》,制定并出台了《河北省奖励举报文化市场中违法违规行为有功人员暂行办法》,在全国成立了首家“扫黄打非”协调督察办公室和文化市场督察队等。这些举措对我们今天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97年,韩丰聚大病初愈时,曾对组织立下誓言:“我韩丰聚在位一天,就要坚决按照中央的要求办,同不法分子作斗争心不怯、手不软,对少数人的作难,我能顶得住,对各种压力,我能挺得住。即使不在位,也要做一名党的业余‘扫黄打非’队员。”
转眼间,又一个10年过去了,韩丰聚对党一诺千金。他说:“法律神圣,中央政策权威,‘扫黄打非’利国利民,这是我20年‘扫黄打非’的精神支柱。如今,我依然时刻准备着,把呼吸停止在‘扫黄打非’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