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df.gov.c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专题 >> 进基层
进基层
广西:南宁市以“三个注重”深耕“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创建
2023-11-17   浏览次数: 次    [ ]


近年来,南宁市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推动“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创建,全市建成“扫黄打非”规范化标准化基层站点1874个,有6个基层站点入选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得到有效提升巩固。

一、注重顶层谋划,画好示范创建“中心线”

强化“1+15”组织保障。南宁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统筹指导全市“扫黄打非”工作,15个县(市、区)、开发区相应健全组织机构,形成全市“一盘棋”推进示范创建格局。青秀区在示范创建中走在前、作表率,共有5个街道(社区)入选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为全市示范创建树立标杆。

统筹“24+5”队伍资源。建立政法、网信、法院、检察院、公安、市场监管、文化等24个部门联防协作机制,健全市、县、乡、村、网格5级联动管理机制,助力“扫黄打非”进基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抓好“5+6”督导体系。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意识形态专项督查、年度“扫黄打非”工作考评、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社区治理等5个重要指标及考核体系,推动“扫黄打非”工作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等6个工作平台、工作体系相融合,打通“扫黄打非”进基层最后“一公里”。

二、注重党建领航,架起宣传服务“连心桥”

以党建引领构建“扫黄打非”工作格局。以“党建融合、平台整合”为基础,强化示范点辖区内共创共建,积极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党组织开展共创共建,开展种类多样、各具特色的“扫黄打非”宣传、整治活动,形成“红色引领、辐射带动”的工作格局,增强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率。

以站点建设筑牢特色宣传阵地。因地制宜统筹资源,加强进基层工作站点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扫黄打非”宣传阵地。中山街道设置了影院、音乐室、书画室、“稻鸣书屋”等十多个活动室,为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提供了阵地保障。建政街道联合书店打造“护苗”研学活动载体,丰富“扫黄打非”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2022年以来,全市基层示范点共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活动近500场,发放宣传品约1.75万份,播放“扫黄打非”宣传片累计时长10.8万分钟,设置、张挂宣传标语700多条,在全社会形成认同、支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良好氛围。

以多元服务提升“扫黄打非”工作成效。各示范点积极创新思路,将“扫黄打非”宣传融入理论宣讲、关怀服务、治安巡查、纠纷调解、文艺表演等志愿服务中,让群众在参与“扫黄打非”工作中有收获得实惠,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中山街道、建政街道组建“夕阳红”“五老”志愿者队伍,实现群众在哪里,“扫黄打非”宣传就开展到哪里。南湖街道利用寒、暑假,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扫黄打非·护苗”法律普及、非法出版物鉴别实践活动,营造共同护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注重结合融入,绷紧联防共治“责任弦”

健全网格管理体系。依托综治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扫黄打非”系统化、智能化,做到问题早排查、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探索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机制。

密切区域合作联动。密切与综治、公安、城管、市场监管、文化执法等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会商、处置的联动机制,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常态化、高密度、高频次开展社会文化环境综合整治,地毯式全覆盖巡查,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2022年以来,全市示范点开展联合执法行动316次,取缔黑网吧1家,收缴非法出版物1301份(册),提供问题线索24条,形成“扫黄打非”行政案件8件,将各种文化乱象和突出问题迅速解决在萌芽状态,筑牢“扫黄打非”安全防线。